133 0641 9704
发布时间:2022.12.16 分类:技术动态 点击:次
社会经济越发达,塑料的使用领域就会越宽阔,当前中国塑料的使用量逐年爬升,利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,塑料已被愈来愈多地使用在许多新的领域中,塑料材料也在不断出现新的品类。2017年,中国塑料市场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,为了从宏观上把控塑料市场趋势,我们专门采访了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的郑垲秘书长,以专业视角解读中国塑料市场的未来走向。
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秘书长 郑垲
增量巨大不平衡性也凸显
“2017年,中国使用的塑料量超过了1.2亿吨,大致增速约为6%左右。整体上来讲发展不太平衡,有些材料的使用量很大,增速也很快,有些材料的使用量却1般,”郑恺秘书长首先从分类增长上分析了过去1年塑料使用的情况:“在电子、汽车和很多民用领域,材料不断创新,使用量也很大,成为非常耀眼的利用行业。伴随着快递业、快餐业的高速成长,塑料包装增长迅速,特别是像EPP泡沫类的材料产量提升很快,从而也带动了吸塑和热成型等机械加工行业的发展。高端医疗产品对塑料的需求也显现快速增长的态势,这些领域带动了塑料的巨大使用和消耗。”
伴随着巨大的塑料消耗而来的就是废物的回收利用问题,庞大的塑料废物已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“之前中国每一年的塑料原料缺口很大,供应不足,所以我国1直在进口洋垃圾来弥补缺口。但是这几年中国的塑料产能提升了,对原材料缺口的弥补不如原来那末迫切了,所以国家全面制止洋垃圾入境,这1方面可以提升中国塑料制造的品质,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抑制住过量的塑料废弃物增长,”郑垲秘书长说:“塑料回收是未来的大产业,未来的塑料产业要走的路径是绿色循环,而实现循环生产的关键1环就是塑料回收,而这也正是当前市场上所或缺的,只有在回收环节有益可图,才能激起市场活力,从而盘活全部绿色循环产业链,在产业链上也显现出了发展不均衡的问题。”
实现“2025中国制造”的目标材料是最大短板
当前很多行业都在寻求轻量化,用塑料来代替钢材、玻璃、木材等材质,塑料的利用领域不断拓宽,高性能材料检测器的灵敏度就会降落的利用也逐步增多,中国在很多材料的研发上已具有了国际水准,但是产业化不足,标准化欠缺,这是制约塑料工业发展的最大短板。
郑垲秘书长说:“以汽车工业为例,中国已成为全球第1大汽车制造和销售国,现在年产汽车2800万辆,占到了全球的3分之1左右,以塑代钢的轻量化也有了很大发展,塑料在替换传统材料上有很大的空间,但是中国汽车上塑料的利用还远远不够,1部车上塑料总重也就只占到了10%的车重,全车塑料1共100多千克,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0⑶00千克的使用量,并且中国车用塑料的比例提升速度很慢。其实中国有1些优秀的材料供应商,所生产的材料性能也很高端,但是好的材料却用不到适当的地方,这其中重要的缘由就是标准化上的欠缺。美国、欧洲、日本都有自己的塑料使用标准,他们用这些7、改变实验机底座电气箱上标准就能够将中国的原材料拒之门外,并且美系、欧系、日系车也未将最好的技术拿到中国,轻量化既是使用塑料部件范围的扩大,又是某类单1部件重量的减轻进程,2者都需要高性能的塑料来实现。”
郑垲秘书长介绍,面对这类情况,今年工信部专门组织汽车非金属材料同盟,解决车用非金属材料的国产化问题。力争用5⑴0年时间,参考国际标准,制定出自己的材料标准,摆脱束缚发展的短板,实现国内材料更高效、优良的发展。同盟的准备工作目前由中国合成树脂协会负责。
塑料是1种环保的材料
很多人谈到塑料,都会认为是对环境造成破坏、影响身体健康,其实这常常是相当1部份人的误解,却不知塑料是非常环保的朝阳产业,对人类社会进步和环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。造成人们印象不好的缘由主要是由于1些毛病宣扬和回收利用环节出了问题。对此郑垲秘书长说:“塑料在轻量化上实现了对其他材料的替换,本身就是1种资源是节俭。塑料制品如果是从环保设计环节入手,在全生命周期实现绿色循环,那末塑料的环保效应和对人类的贡献将会大大提升。”
产业优越劣汰收购合并会成为主流方向
当前全国正在实行供给侧改革,化工行业也不例外。从生产加工到构成塑料制品,真实的高水平企业只占少数,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,这些小型企业也有很多做的非常好,产品非常有特点的,但是大多数生产的还是1般产品,未来大企业收购小企业,完成产业整合也会被逐步提上议程。以这类方式实现优越劣汰,优化配置,是化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。
郑垲秘书长说:“论塑料产量,中国已稳居世界前列,但是论产业化质量,中国还需走1段漫长的路。当前我们不足的是高端材料的产业化水平,2018年2月9日而且不只是塑料,在其他领域也是如此。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推动行业突破高端产业化瓶颈,实现产业升级;并针对不同行业细分市场,提供专业化定制方案,从而提高利用水平和服务水平。”
产量巨大说明中国塑料具有市场优势,但短板明显也是中国塑料发展的掣肘因素,如何补齐短板,在巨大的产量上实现质的提升和高端材料产业化,是中国塑料工业必定要经历的历程,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,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。